迎接新挑战,发现新机遇。
面对日益复杂、专业化和迅速发展的创新环境,如何高效、公平、友好地协调解决国际知识产权争议?2022年新加坡知识产权周中文分会场活动以“知识产权承启新挑战与新机遇”为主题,探讨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知识产权如何帮助企业适应新形势。
9月5日下午,由新加坡知识产权局、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仲裁与调解中心、新加坡知识产权局国际事务机构、中新广州知识城管理委员会共同主办、中新国际知识产权创新服务中心承办的2022年新加坡知识产权周中文分会场活动在知识城国际科技中心举行。一年一度的知识产权行业盛会,让“全球知识产权发展高地”—中新广州知识城再次站在了聚光灯下。来自全球顶尖的知识产权专家、领袖,各行各业的优秀代表聚集知识城,共商共话国际知识产权争议多元化解决的新思维和新方式。 疫情下的企业之难 在知识产权争议解决过程中,首当其冲的重要角色是争议解决的当事人,即企业或个人。在疫情对经济环境产生了一定影响的大背景下,企业在知识产权争议解决领域难免会碰到一些棘手的挑战。
亿航智能设备(广州)有限公司副总裁薛鹏
从知识产权利益攸关方的角度,亿航智能设备(广州)有限公司副总裁薛鹏以亿航为例,讲到了疫情期间遇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维权成本高。对此他期望有关部门加大行政查处的力度来助力企业维权,在疫情期间能够将知识产权救济的司法和行政两个路径中的行政查处的优势发挥出来,这也能体现我们国家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上的一个优越性。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郝传鑫
而对于那些对知识产权格外重视的“专精特新”企业而言,其与很多受疫情影响的传统企业有所不同,疫情对他们的影响不是很大。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郝传鑫解释补充说:“由于专精特新的赛道非常狭窄,所以一旦遇到知识产权争议解决不当,就有可能是“灭顶之灾”。因此,“专精特新”企业在遇到知识产权争议尤其是专利争议时,更应该从战略的高度去看问题。同样,也基于其狭窄的细分赛道,“专精特新”企业在做知识产权布局时,更应该和产业链和价值链深度融合,才能避免将来在赛道中遇到更多竞争对手和未知的风险。” 多视角助力知识产权争议解决 以往,不少中国企业走出国际市场,早期都是采用比较逃避的方式,甚至很多企业到最后等完全放弃了市场。如今,很多协会、企业等之间的横向交流可以帮助企业之间更好地走出去,本次论坛上邀请到的律所、代理机构、政府部门等代表都是协助企业知识产权争议解决不可或缺的助力。 德尊(新加坡)律师事务所董事许君宁 德尊(新加坡)律师事务所董事许君宁认为,疫情之下跨境因素使得知识产权争议解决更加复杂。诉讼策略和证据搜集都非常重要,在不同司法管辖区必须保持一致,同时也要根据每个司法管辖区的法律进行微调。因此,当事人最好申请区域性或全球性的律师事务所,征求法律上的专业意见。 新加坡知识产权局聆讯与调解司首席法律顾问司徒淑仪 疫情下,提供争议解决平台的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也探索并适应了全新的沟通模式。据新加坡知识产权局聆讯与调解司首席法律顾问司徒淑仪介绍,到了疫情第二年,亲临听证会与在线听证会的比例已几乎相等,当事人已经习惯于在线参加听证会。她说道:“2022年在相关疫情政策放开的情况下,在线听证会数量仍超过亲临听证会。因此,随着社会对疫情状况的适应以及其他有效沟通和协作方式的出现,司徒淑仪认为未来也并不会回到此前的状态,充分利用两年来积累的经验,在线听证和在线调解将继续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此外,司法诉讼一直以来是争议解决的一个重要途径。由于疫情的影响,当事人在选择争议解决方式时会发生一些新的变化。在此背景下,新加坡国际商业法庭业务发展高级处长黄润田介绍了新加坡国际商业法庭的优势,并通过案例为大家提供了疫情之下解决国际商事纠纷的新方式。 后疫情时代中新交流的新台阶
广州开发区成立于1984年,作为广州实体经济的主战场和科技创新的主引擎,多年来主要经济指标领跑全国。2010年,中新两国政府跨国合作标志性项目中新广州知识城正式落户广州开发区。多年来,中新广州知识城蓬勃发展,中新两国在中新广州知识城的知识产权交流与合作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益处。
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副院长顾海文博士接受访问时表示,新加坡作为中国与海外不断合作交流的窗口和平台,一直在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副院长顾海文
在新加坡工作和生活了十几年的顾海文,感受到了新加坡利用国际领先的知识产权模式给经济转型带来的优势。回到中国回到广州知识城之后,他也看到了中新两国在广州知识城,以知识经济来带动产业升级,知识产权在其中为企业带来了诸多益处。“今天的2022年新加坡知识产权周中文分会场活动,开启了中新两国接下来如何在一些非常依赖于知识产权的重点领域进行合作的新道路,比如半导体、芯片、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等方面,帮助相关企业走到海外市场。”顾海文表示。 亿航智能设备(广州)有限公司副总裁薛鹏 亿航智能设备(广州)有限公司副总裁薛鹏对“知识产权承启新挑战与新机遇”这一主题也感受颇深。他认为,危机中有机遇,对于企业来讲,尤其是科技企业,应该把知识产权的工作转型纳入日程范围之内,尽速去做调整。后疫情时代,经济上应该迎来一个报复性增长,很多早期多抄袭、研发投入少、喜欢抄近道的企业也会想赶这一波红利。企业如果尽早把这些知识产权储备好、布局精准的话,在未来就可以抑制他们的发展,把知识产权的价值发扬光大,营造一个健康良性的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