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城也是广州探索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模式,早在动工之前就定位为广州的科技创新中心。作为广州的远郊产业园,知识城的一大要素优势是拥有大量土地,这也是大都市产业外延的重要基础。
“之前等一个晚上可能都接不到单,今年不一样了,打开软件半小时基本就有订单过来。”在中新广州知识城(以下简称知识城)兼职快车司机的杨先生眼中,知识城现在“人气”越来越高了。
知识城凤凰湖远眺
始建于2010年的知识城,坐落在离广州市中心30多公里的东北部村落, 是继苏州工业园、天津生态城之后,中国和新加坡的又一合作项目,其总体概念规划由“新加坡规划之父”刘太格设计,中新双方设立合资公司共建产业园。
2017年下半年,GE生物科技园、百济神州等项目陆续入园,更早之前,日立公司智慧城研发中心项目、京东“亚洲一号”物流基地等成为首批入驻知识城的公司群。龙头企业的进驻,使得知识城初步形成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六大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
GE生物科技园动工
中新广州知识城开发建设办公室副主任徐晖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2017年知识城发展迅速,经过7年的建设厚积薄发。这也体现在招商引资上,目前园区内已经注册了近500家企业,200多家都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进驻,龙头项目集聚效应明显。”
事实上,知识城也是广州探索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模式,早在动工之前就定位为广州的科技创新中心。作为广州的远郊产业园,知识城的一大要素优势是拥有大量土地,这也是大都市产业外延的重要基础。与普通产业园不同,知识城既不是大城市边缘的“睡城”,也不是冷冰冰的工厂聚集地,而是在产业和城市建设上做平衡,建设新型智慧生态社区。
知识城宜居宜业环境
当下,知识城的招商引资仍在加速。尽管资本流动跨城速度很快,但是沉淀到产业上却很难。知识城正大手笔投入基础建设、产业投入来吸引资本和人才,但也面临着时间周期、人才吸引难、政策待突破等难题。
七年磨一剑
“刚刚来这里时什么都没有,只知道盛产荔枝、糯米糍,”中新广州知识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总裁黄国祥回忆道,“但是一张白纸反而有利于大刀阔斧地进行规划布局。”
如今在总面积123平方公里的知识城,由北到南细分了十个园区。北部区域设有生物医药园、新材料科技园、新能源产业园和价值创新园;中部地区聚焦人工智能岛、新一代信息技术园、国家知识产权园、知识孵化国际教育园和环保检验检测园;最南端是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园。
就在8月份,知识城又迎来八大项目的签约。在2017-2018年度,中新双方将在知识城建设、软件合作、经贸投资、新型城镇化建设、教育培训、能源建设等方面,签署8个项目合作备忘录和框架协议。
从近两年的产业建设来看,生物医药的布局最为显著,多家龙头企业的入驻带动了产业链的聚集。
“例如GE生物科技园就是一种新模式,在这里做标准生产单元的嫁接,为新药研发企业提供整体服务。随着GE项目落地,合作伙伴百济神州、绿叶在GE的推荐下相继进入,我们划出3.4平方公里的园区来布局生物医药的上下游产业。以商引商也是其中一种引资方式,最近还在和辉瑞等制药企业谈合作。”徐晖向记者介绍道。
除生物医药之外,知识城在大数据和云计算领域引入了三大运营商项目,包括中国电信创新孵化、中国移动大数据、中国联通互联网应用;在智能制造方面,巨轮智能装备已进驻园区;国家动漫创意研发华南中心、奥飞娱乐为代表的数字创意产业也逐步落地。
事实上,从最初规划到产业落实的过程中,知识城也经历了探索阶段。黄国祥告诉记者,新加坡擅长国际招商、社区管理、整体规划以及后期的融资合作,而知识城管委则负责政策、土地等事宜。
“开始的时候还会有一个磨合的阶段,两三年之后基本就可以了。”黄国祥指出,随着“智能制造2025”和广州IAB策略的提出,去年以来知识城的产业落脚点更加清晰,“之前政策导向不是很明显,去年广州出台‘黄金十条’等政策、随后定位IAB建设,刚好和知识城相契合。”
另一方面,土地资源的增加也为更多企业的实际落地提供了土壤。徐晖谈道:“前几年土地资源主要集中在南部,去年到今年知识城的土地规模指标得到大力支持,2020年之前我们有30平方公里的可开发建设用地,这也意味着有更多想象空间。”
据了解,目前知识城累计注册企业共有494家,累计注册资本824亿元。其中,广州知识城正在筹建的企业达51家,预计该批项目达产后实现工业产值约1030亿元,实现科研、商贸及服务业营业收入约1500亿元,GDP贡献达700亿元。截至2017年6月,广州知识城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96亿元,其中区财政投资293亿元。七年以来的持续投入,知识城酝酿着更大的产业野心。
软实力竞争
产业卫星城的打造并非一朝一夕之力,而长周期的默默建设给外界“慢”的形象。但是,横向来看,同类型的苏州工业园区也历经十多年的发展,方有今日地位;纵向来看,知识城在前期做了大量的基础建设,例如电力、道路、地下管道等,之后便开始加速度成长。同时,健全的配套设施、合理的产城布局成为知识城区别于同类产业园的一大特点。徐晖告诉记者:“知识城最早的规划是请新加坡刘太格设计,包括城市形态和产业布局,目前大的框架没有变化。在产城融合方面,原先计划居住用地、产业用地、其他配套用地分别占比三分之一,现在我们把居住用地调低到六分之一左右,这是为了避免知识城成为依靠房地产发展的城区。”
这也是和新加坡合作中沟通的要点。在徐晖看来,知识城引进了新加坡的产业理念、城市规划、创新发展和管理服务,“当时成立合资公司,新加坡投入20亿元,资金不是最重要的,向新加坡借鉴,进行软实力的打造才是重点。”
具体的配套包括教育、医疗、社区、交通等生活要素。目前,知识城南洋华侨中学在南部落地,社区综合服务邻里中心也已经动工,黄埔区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共建的综合性三甲医院知识城南方医院也已完成项目签约。
交通方面,贯通知识城的线路规划也显示了广州在筹建上的决心。据介绍,现在正在建设地铁14号线知识城支线和21号线,15分钟可达广州中心城区,其中14号线预计2017年底开通。经规划中的“穗莞深”城际轨道与珠三角主要城市构建了1小时经济圈。
在此基础上,招商引资也渐渐破冰。企业进驻的关注点也随之升级,徐晖说道:“前几年企业入园主要关注地价优惠、场地补贴、交通便捷、居住配套、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现在进驻的企业更关心园区配套、文化商业、体育休闲、科技服务等。”
同时,知识城也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徐晖进一步谈道:“我们的孵化器也会对初创企业进行辅导支持,帮助他们寻找海内外的合作伙伴,归纳而言是采用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孵化的策略。其中,以腾飞科技园为代表的加速器和楼宇重点推进孵化项目,目前已经进驻了30多家企业,例如引进了新加坡莱恩公司,做新药研发、转化。近期还成立了新加坡制造业创新中心,通过引入精密制造、产业自动化的新加坡公司来助力广州制造业转型升级。”
新加坡制造业创新中心(SMIC)
即将进驻办公的国家专利审查协作广东中心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国务院批准在中新广州知识城开展国家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综合改革试验工作,知识城成为全国唯一一个经国务院批准开展知识产权综合性改革的区域。
人才引进、政策扶持待完善
虽然走过了“七年之痒”、踏上园区发展的快车道,但知识城仍面临重重挑战。“最大的问题还是人才,”徐晖向记者坦言,“人才引进和留住人才,这个是园区发展重大的要素,也是知识城现在在解决的问题。”
知识城腾飞园外景
首个邻里中心奠基动工
知识城的解决方式是围绕教育、医疗、休闲等完善园区生活配套。其中,在新加坡南洋华侨中学、广州实验中学先后落户之后,9月初,知识城的凤凰湖小学也正式开学;去年以来,中山肿瘤医院、皇家丽、南方医院知识城分院等医疗项目逐渐动工;今年知识城首个邻里中心——城南邻里中心奠基动工。
“国内许多园区建设都需要十年的时间才能看到成绩,十年内都是打地基的阶段,”新加坡通商中国主席李奕贤指出,“知识城要继续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这个人才的来源渠道、吸引方式、发展机会、生活素质、环境污染少等问题都需要兼顾,所以需要更多提供人才、企业的交流机会。”跨国合作的园区属性为知识城输送了国际人才,但享受这一红利还需要突破政策掣肘。
不久前,知识城与华南理工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联合建立的“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开启产学研创新合作的探索新路径,以“启航中国”项目鼓励新加坡优质企业来中国落户、投资。
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校务总监兼副校长蓝钦扬透露,南洋理工大学已经加入启航中国的培训项目,牵手中新广州知识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为有意向在中国华南地区发展的新加坡企业提供了解营商环境等信息的机会,并进行实践课程培训。
徐晖直言:“跟新加坡合作研究院的初衷是把新加坡的人才引进来,但是现在面临签证的问题,旅游签证是半年,工作签证则是禁止同时受雇于两家机构,这个单纯靠知识城是做不到的,要做政策突破。”
以生物医药产业为例,在过去的几年里,生物医药、精准医疗已经成为各大产业园区建设的热点,全国各地的医疗产业园、孵化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医药产业一大特征是投资大、周期长,加上生物医药产业刚刚兴起,政策配套仍旧处于完善过程中。
黄国祥向记者感叹:“我们现在还缺CFDA的绿色审批通道。很多中外的生物医药项目在技术层面的突破已经很成熟,只需要完成产业转化就可以,这个时候绿色审批可以加速产业转化,也会是园区的一大竞争优势。”
除此之外,对于“年幼”的知识城来说,如何把握接下来的黄金成长期至关重要。徐晖告诉记者,知识城今年的主要目标是:启动几个“园中园”的项目建设,推动骨干项目快速落地,加快筹建新项目;完善市政、生活配套;提升中西合作层次,推动国家级项目合作等。
“园区本身开发有先后次序,其他城市的园区有国家级的项目,对园区整体带动、建设成本和企业成本的降低等优势明显,所以我们希望通过提升国家合作层面来向第一梯队的老牌产业园区看齐。”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