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南度度专访陈培进:把产业升级和生态宜居结合起来

2014-06-20 16:44:46

 人物语录:

 

 “将技术引进来,形成产业市场,才是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做法。”    

 

“我们期望知识城20%的能源将来自清洁能源。”    

 

“广州目前是有环境优势的,现在很多人要逃离北京和上海,因为空气质量太糟糕了。”    

“知识经济不仅在于产品,更在于产品背后的人。新加坡城市建设的最大经验就是以人为本。”

 

南度度“能言善道”高端访谈 第004期:陈培进

 

南度度:“中新广州知识城”是继“苏州工业园区”和“天津生态城”之后,新加坡与中国合作的第三项大型项目,知识城和前两个项目相比,有什么联系和不同?

 

陈培进:这个问题很多人问。它们都是新加坡的“软件”与中国的本土城市建设相结合的大项目。新加坡在土地和天然资源非常有限的条件下发展起来,也比中国提前经历了城镇化和工业转型,我们有很多经验可以跟中国分享,帮助中国的城市进行产业升级,打造一个对生态更友好的宜居环境。具体到广州知识城,也是在广东省进行经济转型和提升环境素质的需求下应运而生的。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不少以出口加工为导向的广东制造业企业在那场风暴中关门停工,也将广东推到了转型升级的十字路口。当年,现国务院副总理、时任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率团考察新加坡转型升级,发现新加坡的经验是最适合可持续发展需求的,于是带回粤新共建知识城的构想。

 

新加坡从1965年建国以来,经历了“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的转型。新加坡对于知识经济的一个重要经验是“知识经济”,不在于某个特定的产业行业,而在于吸引人才、带动创新的环境。因此在设计广州知识城时,我们所打造的品牌就是吸引人才。我们的愿景是将“知识城”打造成为一个对知识密集型企业、高端人才和技术人员充满吸引力的世界级活力新城,在产业上主打知识产权、信息技术、研发服务、新能源、环保等知识型产业。中国的城镇化人口数量很庞大,每年都有1000多万人口成为新城民,在城市工作和生活。我们希望通过“知识城”提高城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与苏州工业园和天津生态城有所不同,“知识城”是采取“企业先行、市场运作”的模式,更强调企业主体和市场规律在这个项目中的作用。

 

南度度: “企业先行、市场运作”的意义是什么?目前这个模式的运转情况如何?

 

陈培进:这个模式完整的说法是“企业先行、市场运作、政府推动”,它的优势在于,通过商业运作方式,凡是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有利可图的,企业就有可持续性动力去做大做好。“政府推动”就是试点推行和给予政策支持。以知识产权为例,新加坡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主要是以市场化运作为中心,包括专利、商标、版权是同一个机构管理;在中国国内是分头管理,存在信息不同步且执法困难。若将新加坡的经验一下子放在全国推行,变数太大,先采取试点推行就需要政府支持。若是试点工作获取足够经验和成果就可以大范围推行。当然,这套模式的困难也是同时存在的,要获得国家的高度认可和支持并不容易,必须要有业绩推动,寻求共同目标。

 

南度度:你之前是凯德中国的首席企业服务官,是什么吸引你来做中新知识城这个项目?

 

陈培进:我对中国有很深的感情,在中国呆了近十年,包括在新加坡驻华使馆任职六年。在中国有很多朋友,甚至也说服我在英国大学毕业不久的女儿来到中国工作,她也很喜欢中国,我们都对中国的发展充满期待。在凯德之前,我一直是在新加坡的政府部门工作,凯德是我离开政府部门的第一份企业职务,我在不同的工作岗位积累了一些很宝贵的经验。离开凯德当然很舍不得,但“知识城”是一个更具有挑战的项目。这个项目也考虑到了我的背景:对中国国情比较熟悉,具备房地产产业管理方面的经验以及人事管理经验等。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中新两国关系里面,打造一个新颖的项目,一个品牌,让两国的不同层次之间都有更多互动,扩大中新两国合作空间。

 

南度度:中新广州知识城强调“城市建设与生态平衡的和谐共生”、“打造环境友好型居住环境”,有哪些纲领性的规划措施来保证实现这个目标?

 

陈培进:从整体规划上,我们更多的是先从“智能城市”入手,以引进和应用先进技术为主。作为企业,第一目标不太可能是节能环保,企业是追求利益最大化,必须有政府推动才行。政府需要通过不同方式去引导监督,从前期规划、基础建设方面去推行节能制造。以供水为例,我们提供前沿技术,政府进行供水管理,以此来提高资源使用率,达到环保的要求。又比如,我们计划做分布式的智能供能——建立这整个系统也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推行。

 

还有一种模式值得借鉴,比如说丹麦、德国和法国,他们的研究机构做高端研发,设计出新理念产品,并和国内有关的产业及有关部门一起合作,共同完成一个项目,这也是我们想做的,将技术和研究机构引进来,形成产业市场。这才是可持续发展、并能不断带来绿色经济效益的做法。

 

南度度:知识城的绿色建筑是按什么标准来管理的?

 

陈培进:知识城管委会编制并计划实施绿色建筑发展规划,将每一地块的绿色建筑等级进行定位(比如一星,二星,三星),以实现在土地转让初期就能约束开发商按照绿色建筑相关等级标准进行开发,并在后期的建设阶段进行全面监管。最终知识城将实现100%的绿色建筑,40%的二星级建筑,以及10%的三星级建筑。当然,我们也有部分外资的开发商同时采用了美国的LEED标准。比如天韵项目,就是按照LEED金级标准来进行设计和建设的。

 

 “知识城”目前正在努力向住建部申报创建国家绿色生态示范城区,计划筹备成立国家绿色生态示范城区工作小组,以全面掌控推动知识城生态建设。

 

南度度:房地产商本身是没有动力做绿色建筑的,那么知识城将采取什么样的模式,在建筑阶段就保障绿色标准的执行?

 

陈培进:首先在前期的土地开发上,必须要达到绿色建筑标准才能获批,这是最基础的。我觉得关键的是如何贯彻执行并严格监管。我们会通过引进技术来帮助房地产商在建筑过程中达到标准,在监管方面,我们会和知识城管委会一起来做。同时我们也会鼓励房地产商把“智能建筑”和“绿色建筑”理念作为一个新亮点来吸引用户和居民,通过技术手段,真正让家居变得更智能、舒适、节能和便利,比如你可以在手机的软件上看到家里电器的用电情况,让用户体会到实在的好处,而不是把“环保节能”当作一种负担。

 

南度度:建筑的节能是否必然会降低建筑的美观度和舒适性?如何平衡?

 

陈培进:的确有一定的矛盾。比如这些年中国建筑特别爱用玻璃幕墙,看起来很漂亮,但其实是非常不环保、非常不节能的。国外的建筑和国内的建筑,北方的建筑和南方的建筑,气候环境不一样,不能一味照搬好看的设计和材料。但并不是说绿色建筑就一定丑,关键还是要把节能纳入到前期的建筑规划设计中来,有了这个意识,再结合环境进行处理,考虑与环境的协调度,考虑通风、采光、遮阳等等,绿色建筑也可以是实用、节能、好看的。如果真的把节能设计纳入进来,很多建筑甚至不需要空调。在“知识城”,我们是和政府一起来做这个事情,政府定标准,我们引进技术,协助开发建设,达到标准甚至超标。

 

南度度:能否介绍一下知识城的“智能电网系统”规划?

 

陈培进:中新广州知识城是南方电网集团重点打造的智能电网示范区,按照低碳节能发展战略,通过新能源、输电、变电、配电、用地、调度、通讯和信息八大领域的建设,实现电网运行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

 

电网建设以220kV高压电网和20kV中压配电网为主,220kV变电站采用全户内GIS形式,按照全站信息化建设。云平站与中新广州知识城站(220KV/20KV)在2015年前陆续建成投产;20KV配网采用“花瓣”型接线方式,应用智能自愈控制技术,供电可靠率大于99.999%。

 

规划近期在南、北起步区分别建设两个分布式能源站,近期建设负荷为86MW,远期172MW。“知识城”的光伏发电系统已申报财政部、住建部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集中示范区。

 

南度度:知识城将会使用哪些绿色能源?占多大比例?在绿色能源的研发和利用上有何技术、管理优势?

 

陈培进:“知识城”正在探索是否可开发较大规模的分布式光伏电站。光伏将作为主要的绿色能源,其次,我们也分别在南北起步区启动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项目,以替代传统的燃煤电厂。其它小规模的各类热泵技术也将在我们的建筑上鼓励应用。我们期望20%的能源将来自清洁能源,包括天然气。

 

我们目前正在同国内外先进的能源技术公司及能源企业进行密切交流,希望将先进的能源技术引进至知识城,并期望获得相关资金以实现落地。

 

南度度:知识城将如何推动电动汽车和绿色交通的发展?

 

陈培进:在中国,私家电动车的推广还面临比较大的市场挑战,我们考虑从公交系统开始入手。我们现在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慕尼黑技术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合作,尽量多鼓励电动汽车方面的研发,将国内外技术结合。我们同时希望国家层面能尽快统一充电标准和打通区域壁垒,这样才能使电动车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南度度:知识城的目标是要为广州吸引高端人才和技术人才,这些人是否也能在园区内舒适地安家?

 

 陈培进:当然,知识型产业园的模式就是“筑巢引凤”,要创造一个好的环境,才能将人才吸引过来。知识经济不仅在于产品,更在于产品背后的人。如果没有好的环境,我们最多能做到引进资本,而不能引进人才。

 

中国包括华南本身就有许多优秀的人才,知识城非常希望吸引这些优秀人才来创业。但首先,要为他们创造一个能留住人才、激励创新的环境。广州目前还是具有环境优势的,现在很多人要逃离“北京”和“上海”,因为空气质量太糟糕了,广州应该发挥自己的优势。

 

比如,广州科学城初期的规划就做得不是很理想,主要是高新产业园提供非常多就业机会,但是缺乏配套和居住环境,大家白天来到这里上班,一到晚上,全空了,是个空城,造成资源的很大浪费。最近几年,情况已改善很多了。

 

 “知识城”的规划中,三分之一是居住用地,三分之一是商业产业,三分之一是公用配套及政府功能,这是一个平衡的综合规划。在园区中,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到高中的教育机构都有,包括商场需求、环境需求也纳入了考虑,我们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个舒适的居住与工作环境,避免大量的人口从知识城和市区来往奔波。这是更环保的做法。

 

南度度:总结新加坡的城市规划,最重要的经验和理念是什么?

 

陈培进:新加坡最重要的经验就是不断追求改变和改善,根据整个新加坡的发展和开发,根据老百姓的需求和企业的需求而改变,始终以人为本。

 

新加坡的每一次经济转型,都是根据经济所需,创造新的产业,并且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可以说,新加坡与时俱进的关键就是人才,这是我们最宝贵的经验。在每次经济转型的机遇之前,新加坡都提前做好了准备,不是跟着时代跑,而是具备危机感和超前意识,能预见到变化的趋势,并且不惧怕变化。只有变化,才能成长和发展。

 

南度度:南度度是南网能源公司打造的一站式节能服务平台,致力于关注节能和新能源领域,请您寄语南度度。

 

陈培进:作为一个节能服务网站,南度度在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从网上获取信息。你们提高了人们对节能环保的认识,同时也在绿色企业和社会公众之间搭建起一座相互了解的桥梁。如果有更多人从事这项工作,满足老百姓的需求,最终就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谢谢你们,希望你们越办越好。

 

【资料解读】

 

中新广州知识城是中国与新加坡继“苏州工业园”、“天津生态城”之后的又一大型合作项目。知识城位于广州市萝岗区九龙镇,2010年6月,知识城在时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汪洋主政期间签约奠基,由广州开发区和新加坡的星桥国际联手发展,双方各占股50%,是新粤合作的标志性项目。

 

知识城重点发展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研发服务、文化创意产业、教育培训、能源环保科技、生物技术与制药、生命保健这八大支柱产业。截至2014年第一季度,知识城累计引进各类项目96个,需用地的产业项目58个,其中已安排用地的产业项目31个。这批项目注册资本约80亿元,投资总额约750亿元,投资密度达1400美元/平方米,预计将在未来5年内实现达产产值及营业收入超过2000亿元。

 

知识城也被列入了首批中国国家智慧城市试点。

其他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