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联合早报:李显龙与习近平见证新中签八谅解备忘录及合作协议

2015-11-08 15:47:31

 

副总理兼国家安全统筹部长张志贤(右一)和中国国务委员杨洁篪(左二)昨天在我国总理李显龙(右二)

和到访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见证下,签署双边合作协议。

 

联合早报讯 新中两国部长和官员昨天签署了八份谅解备忘录以及合作协议,从多方面推动并加强两国经贸、教育和城市发展等方面的合作。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新加坡进行国事访问,为两国合作提供了动力,此行硕果累累。习近平昨天就与我国总理李显龙一同见证了新中两国部长和官员签署八份谅解备忘录以及合作协议,从多方面推动并加强两国经贸、教育和城市发展等方面的合作。

 

■ 启动新中自贸协定

 

升级版谈判文件

 

该文件由贸工部长(贸易)林勋强和中国商务部长高虎城签署。

 

我国与中国在2008年10月签订的自贸协定于隔年1月生效,带动新中经贸关系显著发展。升级后的自贸协定将进一步促进贸易、简化海关流程、加强企业在中国投资的保障等等,也涵盖电子商务和环保等课题。

 

两国致力于明年完成相关评估工作。

 

■ 新中(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三份协议

 

习近平前天晚上正式宣布新中之间的第三个政府合作项目落户重庆,两国昨天一连签署了三份相关协议。

 

副总理兼国家安全统筹部长张志贤和中国国务委员杨洁篪签署框架协议,总理公署部长陈振声和高虎城签署辅助协议,落实协议则由陈振声和中国重庆市市长黄奇帆签署。

 

■ 新加坡安全贸易合作计划和中国海关企业信用管理互认安排协议

 

新中两国于2012年6月已签署类似协议。随着中国海关总署重新规划相关计划,允许更多领域的企业申请为授权营运商,两国重新评估原协议后,确认计划并无分歧,因此再次签订协议。授权营运商是被两国确认为安全风险较低的业者,由这些公司出入口的货品在两国通关的手续较为简便。

 

该协议由财政部长王瑞杰和中国海关总署署长于广洲签订。

 

■ 加强城市治理、规划和管理领域合作备忘录

 

国家发展部长黄循财与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徐绍史签署加强新加坡国家发展部与中国发改委在城市治理、规划和管理领域合作的备忘录,为两国分享发展经验再添一个渠道。国家发展部属下的宜居城市中心将负责推行相关计划,包括安排学者访问和互访考察之旅等。

 

■ 关于新中教育部

 

教育交流与合作备忘录

 

两国教育部在1999年首次签署这份备忘录,此次第四度签署的备忘录范围扩大,其中包括新推行的短期教学实习计划,让两国资深教育工作者有机会到专注于技术与职业教育培训的学府短期教学。

 

该备忘录由我国驻华大使罗家良和中国驻我国大使陈晓东签署。

 

■ 关于在中新广州知识城设立

 

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的协议

 

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新广州知识城管理委员会、中新广州知识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和中国华南理工大学共同签署的协议下,中新广州知识城将开设耗资4400万元建造的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Sino-Singapore International Joint Research Institute)。

 

该研究院将着重研究和开发新一代电动车、智慧城市交通系统和生物医药材料等多方面的新技术。

 

学者: “与时俱进”凸显两国延续良好关系期望

新加坡和中国的关系正式被定位为“与时俱进的全方位合作伙伴关系”,受访学者解读,所谓“与时俱进”,既反映出新加坡对中国不同发展阶段的需要的配合,又凸显两国在后李光耀时代和后邓小平时代延续良好关系的期望。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前天在陈庆炎总统为他而设的国宴上宣布,新中建立与时俱进的全方位合作伙伴关系。据本报了解,中国从来没有把跟其他国家的双边关系定位为此。与时俱进的全方位合作伙伴关系的意思到底是什么?它跟盟国关系、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又有什么不同?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受访时指出,若把与时俱进全方位合作伙伴关系的分开来看,“全方位”的部分容易理解,因为中国和新加坡在经贸、社会、政治等广泛领域的长时间合作,有目共睹。

 

至于“与时俱进”,郑永年指出,新中自建交以25年前建交以来,双边合作是根据双方在不同时间段的需要,以不同方式合作。新中的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就很好地反映出新中关系如何顺应形势改变。

 

郑永年分析,新中现在提出双边关系要“与时俱进”,可能也与两国分别进入后李光耀时代和后邓小平时代有关。随着老一辈领导人的离去,新一辈领导人要怎么传承过去,进一步在未来深化关系,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他解释,世界上没有其他国家像新加坡这样,跟中国长期有着广泛和配合不同时间段需要的关系,所以被冠为“与时俱进全方位合作伙伴关系”的,只有新加坡。

 

那么这个关系又跟国际上常有的战略伙伴关系等其他差别?例如说,中国跟50多个国家就有不同类型的合作关系。对此,郑永年解释,诸如全面战略伙伴关系,通常是国与国表达提升双边关系的意愿的方式,而新加坡与中国的新定位,反映与形容的是新中关系已经发展到的阶段,因此不属于其他既定的双边关系类型。

 

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李明江认为,中国提出要跟新加坡建立“全方位”的关系,可能是希望把双边关系之前比较滞后的方面争取过来。

 

他说:“新中在经贸投资、教育、地方政府等多个领域都有合作,但在几个领域比较滞后,如对外战略、国际事务、军事安全,在东亚和亚太地区的协调也可以提升。”

 

李明江认为,“与时俱进”可反映的,除了中国不同阶段的经济需要之外,也包括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外交政策的转变。

其他新闻